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运行监测

2021年全国制造业企业负担调查评估报告

来源: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: 2021-11-18 13:43:06 浏览量:字体:

为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部署,受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(以下简称联席会议)委托,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开展了2021年全国制造业企业负担调查评估工作。有关情况如下:

一、调查评估工作及数据来源

一是对全国6000多家制造业企业开展调查。截至2021年9月,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(区、市)的6423家制造业企业完成有效问卷。从企业规模看,中、小、微型企业共占91%。从所有制性质看,私营企业比重最大,占80%;国有企业占13%;外资企业占1%;其它类型企业占6%。

二是对各省(区、市)开展综合评估。围绕负担环境、市场环境、政策环境等3个方面设立16项具体指标,对宏观和微观、定量和定性等不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,并结合发展环境对各省(区、市)企业成本负担和营商环境情况进行综合评估。

二、调查评估结果

(一)全国调查情况。

调查显示,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企减负政策得到有效落实,减税降费成效显著,“三乱”治理取得积极进展,推动了经济持续恢复,减轻了企业负担,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。

一是税费负担总体适度。近年来,国家执行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%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,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适用范围到全部制造业领域等优惠政策,今年更是明确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%政策,并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%,进一步为制造业企业减税降费。调查显示,七成以上的制造业企业认为当前税费负担适度,政策获得感明显。其中,反映增值税和所得税负担适度的占比分比为71%和74%。

二是涉企收费治理效果显著。近年来,国家不断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,开展专项行动治理中介收费违规行为,并通过国务院大督查巩固工作成效。调查显示,九成以上的企业表示不存在“乱收费、乱摊派”等相关问题,负担感较去年减轻。其中,反映不存在变相转嫁给企业本应由政府部门承担的费用、强制企业购买中介服务、借助行政资源捆绑销售等违规行为的企业占比分别为93%、94%和94%。同时,企业认为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和各类涉企收费清单的设立依据、执行标准、征收范围清晰易懂,满意度均超过九成。

三是各项惠企政策满意度较高。联席会议每年举办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活动,通过召开电视电话会议、政策宣讲、专家访谈、免费发放政策汇编等方式,提升政策知晓度。同时,国家持续开展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跟踪评估,发挥“以评促降”“以评促优”作用,提高企业对政策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调查显示,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、税收缓减免退等方面的各项政策措施均得到有效落实,政策知晓度分别为94%和96%,企业满意度超九成。

(二)地区评估情况。

评估结果显示,东部地区负担环境和市场环境得分最高,优势相对明显;中部地区政策环境处于较高水平;而西部、东北地区在各类环境的发展水平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和不足。目前,全国已有24个省(区、市)建立了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机制,统筹推进省内减负工作,因地制宜创新降本减负举措,如:浙江省在连续出台省内降本减负政策措施的基础上,首创“一指减负”数字化改革场景应用,通过试点推广,提升全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和便利度;山东省创新法律服务“依法治欠”,工业和信息化厅、司法厅、财政厅、国资委4部门联合搭建“山东律师惠企服务平台”“12348法律服务热线”等平台,规范咨询受理、核查督办、司法推动等服务流程。成立由54家律师事务所、60多名专业律师组成的服务团,按照公益与有偿相结合的方式,为款项支付纠纷提供法律服务;河南省开展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,打通惠企减负政策“最后一公里”,选派3.8万余名助企干部,成立2432个助企工作组,包联企业4.7万余家,集中力量解决企业直接反映的问题四万余个;安徽省着力推进“降本减负提升年”建设,开展“十行千亿万企”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行动,同10余家银行开展战略合作,安排360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,推动企业贷款“增量、扩面、提质、降本”,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15万户。

(三)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。

调查评估中还发现,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、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,企业反映在人工、物流、用能等方面负担感受有所加重。当前,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,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,企业呼吁要加强政策统筹,保持政策连续性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,加大财政、金融对制造业发展支持力度,着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,大力推动降低成本,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,优化营商环境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

三、有关建议

(一)持续增加制造业税收政策支持。

一是优化税制,提高直接税比重,进一步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,适时下调企业所得税,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;二是继续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,加快推进混合销售剥离征税等制度建设,提升征税执行环节核算精细度;三是提高税收管理水平,加快税务处理无纸化、网络化、大数据化速度,降低企业纳税核算成本。

(二)加大降低制造业人工成本力度。

一是减免困难企业因延期补缴社保费而产生的滞纳金,缓解疫情给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,助企平稳过渡;二是继续加大政府补贴力度,着力提升低附加值型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,提高成本管控水平,减轻用工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;三是畅通人才招聘渠道,提高职业技术院校与制造业企业对接程度,完善职业技能人才和管理人员培训公共服务体系,降低企业企业招聘和员工教育综合成本。

(三)切实降低制造业用能及物流成本。

一是统筹能耗双控和经济增长工作,规范各地限电限产措施,制定企业白名单,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;二是进一步降低电价附加的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,对冲中小企业用电成本上升;三是加强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广,通过优化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供需有效衔接,提升工业企业用电成效;四是加强煤炭和电力市场监管,减少行政干预电力市场交易行为,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,推动煤价回归合理区间;五是加快研究制定统一的海运运费标准和规则,严肃查处趁疫情之危哄抬运费、人为操纵运价的行为。

深化改革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。

一是针对一些地方和领域涉企检验、检测、检查、认证、评估、罚款等过多过滥问题,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一次全面清理规范,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项目,精简合并重复事项;二是推动地区、部门、行业间同一审查事项结果互认;三是积极推进审查事项一体化网上平台建设,企业证明材料经审查合格后可替代同类型重复审查结果。

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  

2021年11月        

打印此页关闭窗口